一下飛機直奔清水寺,我的天啊!明天(23號)不是才開始放假嗎?為什麼今天京都的街道已經人滿為患啦!難道日本人也會在連休假期前,先放自己一天的預備假嗎?不管了,既然來了就以平常心看待吧!
一路衝衝衝終於到了清水寺,人真不是普通的多啊!!還有,天氣真不是普通的冷啊!!還是車上的暖氣太強了,所以一下車便無法適應冷空氣,也忘了換上厚外套,所以只好穿著略薄的外套,頂著接近5-6度的低溫,把清水寺逛完囉!其實也還好,只不過手腳凍僵,臉部失溫,鼻水扣扣流而已。
資料說,紅色的仁王門,屋簷是一種"切妻"式的建築,所謂的"切妻"式屋頂,有一邊屋簷比較長,屋脊將屋頂面縱分為二,是日本最正統的屋頂建築式樣。(參考:MOOK自遊自在雜誌書)
在仁王門旁的是江戶時代初期,重要文化遺產的西門,後面就是三重塔。
走上仁王門,就會看見這座為日本最大級的三重塔,內部供奉大日如來佛像。旁邊這座即為藏經堂,在堂內祭祀釋迦牟尼三尊像。再過來最近的這一間是田村堂(又叫開山堂)。
這是我蒐集的第二張清水寺門票。
佛足石。
清水寺正殿。
清水寺的御守琳瑯滿目。
投個5円或50円即可點線香祈福。
撐起清水舞台的櫸木。
隱身在滿山楓紅之後的子安塔。
在清水舞台拍的京都塔風景。
真是令人讚嘆的美啊!
從清水舞台欣賞奧之院。
來到正殿旁的地主神社,人潮依舊是多的嚇人,也恰巧碰上日本學生的修業旅行,更是熱鬧。
快拍一張沒人的地主神社,真是難得啊!
走上神社,回頭看到販賣御守的賣店,又是人多的嚇死人,不愧是吸金神社。
神奇的戀愛占卜石,第二次去還是沒摸,因為依這樣的人潮,摸到的恐怕不是這兩墩石頭吧!
展示著各式各樣的戀愛御守,真讓人動心。
哇!要價2000圓啊!信奉的人就該乖乖奉上銀子吧!
也是祈福的人形祇,把要祈求的事項寫在紙上,丟進左邊的水桶溶化就行了,別忘了奉上奉納金啊!
在地主神社沒多做停留,繼續往下走到阿彌陀堂。
近看阿彌陀堂,人潮多到忘了停駐參拜一下。
在紅葉中隱約透露出來的清水本堂。
擺好姿勢的日本歐巴桑,為什麼會拍這張呢?因為我等他們離開已經很久了,所以只好把他們和清水舞台一同拍進去了。
清水舞台四連拍。
清水寺的楓紅之美。
紅的綠的交織而成。
令人動心的紅葉,忍不住靜靜地欣賞她的美。
堅毅的139根櫸木。
隨拍的電話亭。
被楓葉圍繞的三重塔。
茶屋一間,供人休息喝口茶。
另有六花亭可以選擇。
我們不走上面那條路,改走下面這條,沒想到絕世美景映入眼簾。
原來繼續往下走就是茶碗坂,在這裡可以看到另一面的仁王門,不過我們還是要往上走回到清水坂。